PEX Automotive最近宣布,将通过1500万欧元的投资,扩大其在斯齐格曾特米科斯 Szigetszentmiklós(布达佩斯中部以南仅22公里)的匈牙利业务的产能,以生产更多的汽车零部件。更重要的是,作为中国最大的汽车供应商企业集团之一宝龙的成员,该公司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将该网站变成其汽车传感器部门的欧洲中心,推出电子移动和智能汽车相关产品。
这一宣布符合中国投资者对匈牙利日益增长的兴趣的趋势;在过去几年里,类似的新闻故事不断登上头条。仅在2020和2021年间,一共有17个类似的项目,投资额达7.14亿欧元,创造了近2300个新的就业机会。其中包括恩捷和联想等中国企业巨头的投资,他们选择匈牙利作为首次在欧洲开展业务的地点。
中国已成为匈牙利第五大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这一点很好地表明了两国经济的牢固关系。2020年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超过25%。根据匈牙利中央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19年,大量资本流入使中国成为第10大投资者,外国直接投资约29亿美元,相当于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3.2%。鉴于上述情况,就匈牙利的投资额而言,中国在2020年位居榜首,这并不令人惊讶。
主要生产汽车零部件的泉峰汽车也决定在匈牙利建立工厂。该公司在米什科尔茨(Miskolc)的工厂是中国以外的第一家工厂。米什科尔茨位于首都东北195公里的公路旁。正如战略项目和业务发展负责人西蒙·瓦赫特(Simon Wächter)向《布达佩斯商业杂志》解释的那样,泉峰汽车在仔细考虑战略和财务因素后做出了选择。
战略标准侧重于地理位置、政府和市政能力,以及劳动力的可用性和质量。根据运营成本、劳动力成本和政府支持对财务方面进行了检查。中长期因素也起到了一定作用,比如大型绿地投资对劳动力的竞争。
“匈牙利和米什科尔茨为我们提供了最合适的位置,” 瓦赫特说。“匈牙利政府有令人信服的理由,有经过深思熟虑的激励结构、对企业的低税收环境,以及对中国投资者非常欢迎和开放的政策。在像现在这样的动荡时期,政府对中国投资者做出强有力和可靠的承诺是极其重要的。”
事实上,创纪录的9%的低公司税,以及劳工税负担的降低(目前雇主的税收负担仅为13%)似乎确实让交易变得更甜蜜。此外,匈牙利稳定的经济政治环境和“欧盟国家”的地位也是2021的匈牙利对外直接投资达到了59亿欧元的原因之一。
除了成本合理的劳动力资源外,瓦赫特还赞扬了HIPA和当地专家的指导和支持。“这有助于使我们的投资使过程变得更加顺利,这种结构化和支持性的方法对我们这样的首次投资者至关重要,”他指出。
在匈牙利的中国投资者主要活跃于汽车、电子和化工行业。交易背后的一个特殊驱动力是电子交通。在这方面,匈牙利无疑是全球领先者之一;加上德国和波兰,这三个国家很有可能在2030年占领全球电池总供应量的80%的份额。
此外,根据跨国投资在线数据库fDi Markets的数据,匈牙利是欧洲电动汽车电池电量领先的国家之一。在2020-2021年间,该国在这方面吸引了第三多的绿地 FDI 项目,仅略低于英国和德国的表现。
中国在匈牙利的项目极大地推动了这一经济电子引擎的发展。举两个例子,恩捷正在德布勒森建造一座价值1.83亿欧元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厂,这是2020年HIPA参与的最大单笔交易。泉峰汽车也在押注于电子化改造:其5100万欧元的绿地投资将为每年生产200万个零部件铺平道路,其中相当一部分将利用汽车行业实现全电动化的决心。
由于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中断,将工厂靠近原始设备制造商总部也变得至关重要。因此,中东欧地区正在从最近对岸外包的吸引力中获益。
由于新冠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中断,将工厂靠近原始设备制造商总部也变得至关重要。因此,中东欧地区正在从最近对岸外包的吸引力中获益。瓦赫特表示,泉峰汽车的例子展示了这一趋势。
“我们可以看到供应链普遍整合。因此,在这两个地区都有制造足迹并从一开始就获得重要的市场份额至关重要,”他说。
“泉峰可以拥有先发优势,将中国市场的相关技术知识和经验带入匈牙利乃至整个欧洲。凭借我们最先进的工厂,我们可以通过本地化的生产网络为客户提供最高质量的最佳技术解决方案,我们很高兴能尽快开始。”
亚洲资本进入匈牙利并非偶然。匈牙利政府于 2010 年推出的“向东开放”政策标志着一个旨在结束对西方资本流入的完全依赖的新时代的开始。
这些数字似乎突显了该政策的成功:去年,匈牙利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 60% 来自亚洲国家。与此同时,匈牙利已成为中国企业在中欧的第一大投资目的地。在过去三年中,韩国和中国分别两次(2019 年和 2021 年)和一次(2020 年)在匈牙利 FDI 国家排名中名列前茅。
第一波中国投资针对的是被收购的现有业务,如均胜安全系统、库卡(美的集团)、世嘉(河南机械)和万华博思德化学。紧随其后的是比亚迪和华为等巨头的绿地投资。
匈牙利政府也为建立更密切的经济关系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已与九家中国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些交易表明这些企业愿意完成更高附加值的生产,融入职业培训并加强与国内供应商的关系。
2004年第一所匈中双语学校的成立只是两国建立更密切关系的开始,尽管具有象征意义。事情在2010年代加速,在宣布向东方开放政策之后,匈牙利加强了与亚洲的业务往来。
2014年中国银行在布达佩斯设立区域中心是经济合作真正深化的明显标志。一年后,匈牙利成为第一个签署“一带一路”(OBOR)或“一带一路”倡议(BRI)的欧洲国家。这个经济和商业发展项目的重点是改善遍布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多个国家之间的连通性和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一个重点项目是耗资超过 20 亿欧元的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铁路匈牙利段升级改造,该项目将主要由中方本提供资金。2017年在布达佩斯举行的是16+1论坛会议,也被称为中国-中东欧国家经济合作委员会(自那时起已成为17+1),旨在在这个东方大国与中欧和东欧之间找到共同的经济基础。
匈牙利现在牢牢地受到中国企业的关注:2021 年,其中约 20 家企业将匈牙利视为潜在的投资地点。
文章/图片来源:Budapest Business Journal